自貢尚美彩燈

Chinese lantern for foreigners自貢尚美彩燈自貢尚美彩燈尚美彩燈公司
您的位置:尚美彩燈網(wǎng)站首頁 >>> 新聞動態(tài) >>> 彩燈歷史及文化 >>> 關(guān)于元宵節(jié)由來的八種傳說

關(guān)于元宵節(jié)由來的八種傳說

關(guān)于元宵節(jié)由來的八種傳說

元宵節(jié)傳說1:紀念“平呂”說

漢高祖劉邦去世后,呂后攬權(quán)。漢惠帝劉盈死后,呂后篡權(quán)。呂氏家族把持朝政。呂后(前241-前180),名雉,字娥姁漢高祖皇后,楚漢戰(zhàn)爭初期為項羽所俘,數(shù)年后方被釋還。曾助漢高祖殺韓信、彭越等異姓諸侯王。其子(惠帝)即位后,她掌握實際政權(quán),殺害戚夫人及其子趙王如意。惠帝死后臨朝稱制,并分封諸呂為王侯,控制南北軍,又以審食其為左丞相,掌握實權(quán),公卿皆因而訣事。她死后,諸呂擬發(fā)動叛亂,為太尉周勃、陳平等人平定,擁立劉恒為漢文帝(前179-前156)。因為平息呂氏宗族的時間恰好是正月十五日。每到這一天夜晚時,漢文帝都微服出宮,與民同樂,以示紀念。漢文帝定正月十五這一天為“燈節(jié)”。

元宵節(jié)傳說2敕令“放燈”說

東漢明帝永平十年(67),蔡愔從印度求得佛法歸來,《西域記》稱印度摩揭陀國正月十五日僧徒俗眾云集,觀佛舍利放光雨花,認為是上元天官賜福的良辰。漢明帝為張揚佛法,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宮廷和寺院“燃燈表佛”?!斗ㄔ分榱帧份d,明帝永平十四年(71),五岳諸山道土與西域和尚比法,漢明帝令僧道正月十五日會集于洛陽白馬寺。道士齋道東,設(shè)置三壇,然后縱火焚經(jīng),經(jīng)書焚化。僧徒舍利像置于道西,“光明五色,直上空中,旋環(huán)如蓋,于時天雨寶花,大眾咸悅?!边@一褒佛貶道之說當然不可靠,但是由此可推知,正月十五放燈火之俗始于漢武帝祀太一神,主要是皇宮舉行,佛教傳入中國后,正月十五放燈習俗流傳民間。每到正月十五,城鄉(xiāng)燈火輝煌,晝夜通明,士族庶民,一律掛燈。祭太一神的舊說,又融進了燃燈禮佛的虔誠,神仙與佛教禮儀結(jié)合,成了中西合璧的獨特習俗。

另據(jù)佛典記述,釋迦牟尼火化后,信徒將他的舍利子置于金座上,大眾飛撒花瓣、奏樂,繞城燃燈十三里。此后,每逢元宵夜皆點彩燈紀念佛祖。宋代高承《事物紀原》述:“西域十二月三十,乃漢正月望日。彼地謂之大神變,故漢明帝令燒燈表佛?!币驗榉鸾?jīng)《涅槃經(jīng)》說,佛門于正月十五日“步步燃燈三十里”。佛教起源的印度也確有聚眾燃燈的盛大節(jié)日,《大唐西域記》記述有印度人在正月十五夜聚眾燃彩燈盛況,所以人們認為元宵源于佛教傳入中國后的法事慶典中燃燈的行為。佛家以放燈象征佛法大放光明,受到皇帝提倡,相沿成節(jié)。

元宵節(jié)傳說3道教“三元”說

東漢順帝永和六年(141),張良的八世孫、沛國豐人(今江蘇豐縣)張道陵正式創(chuàng)立道教自稱老子從天而降,授予他正一盟威道命他為天師于是他奉老子為教主。當時人們生活貧困,疾疫流行該教以給人們治病為名進行宗教活動,凡是被治好病的人出五斗米作為經(jīng)費。因此被人們稱為“五斗米教”。“五斗米教”創(chuàng)“天、地、人(或水)”三官說。到魏晉時,道家又把這三官與季節(jié)時日相配,正月十五日為天官賜福稱“上元節(jié)”;七月十五日為地官消災(zāi),稱為“中元節(jié)”;十月十五日為水官赦罪,稱為“下元節(jié)”;合稱三元。據(jù)說這三官各有所好,天官喜好娛樂地官喜好熱鬧人多,水官喜好燈火,所以上元節(jié)要燃燈仕女結(jié)伴夜游因而有了“燈節(jié)”、“燈會”之稱。明朗瑛《七修類稿》引唐人說法,以為正月十五是“三官下降之日”,是天官給人賜福之日稱上元,其時正當年初歲首,隆重慶祝,不僅是禱求福祉,還兼有祈禱全年平安,萬事順遂的意思。張燈也是一種媚神的手段,取悅“三官”突出“鬧”(即鬧彩燈)字,亦這緣故。

元宵節(jié)傳說4“升學開燈”說

有的地方民間傳說,燈節(jié)的來歷與唐太宗李世民(599~649)倡導百姓人家,把小孩送進學堂讀書,全社會養(yǎng)成讀書的風氣有關(guān)。昔時,小孩子開學后的第一件事是“開燈”。開學這一天,孩子們到學堂去,要將事先做好的彩燈帶到課堂去,由一位博學的老先生或受人尊敬的老師,把彩燈里的蠟燭點燃,寓意孩子讀書前途光明。小孩子帶著燈到課堂,還寓意孩子會“登”堂高升,走鴻運,日子會紅火起來。以前的私塾大多在正月十五稍后開學,由此,升學開燈,即高升、攀登。一盞盞由家長或孩子精心制作的彩燈,當然也有從燈市購買的彩燈,個頂個的神采奕奕,當都點燃起來的時候,給孩子們帶來片喜興和吉祥的寓意。這種升學燈傳播沿襲,成為另一種“燈會”。

從以上各種觀點上看,關(guān)于元宵節(jié)即上元燈節(jié)的起源,雖然說法不一,但有一個相對的共同點元宵節(jié)發(fā)軔于原始時期,至漢代初具雛形。至于其主要的節(jié)日內(nèi)容—張燈,正式形成時間不會晚于魏晉。漢代以前是上元燈節(jié)的濫觴期,漢代以后是形成期,逐步演變發(fā)展到后來既有道家的色彩,又有佛教的禮儀,既有宮廷的官氣,又有民間的俗風??梢哉f正月十五的燈會,是官民合一、中西合壁,社會融洽和諧、獨具風采、全民參與的盛大的狂歡節(jié)日。

元宵節(jié)傳說5燃燈“團聚”說

關(guān)于正月十五鬧彩燈吃元宵,昔時在民間有這么一個傳說:漢武帝時,皇宮里有個宮娥長期封閉在宮中,特別思念父母。每逢佳節(jié)倍思親,過年時,更是想與親人團聚,她痛哭不止,悲慟得要投井自盡,正巧被東方朔救了。東方朔是個心地善良,足智多謀又詼諧幽默的人,他問明了宮娥悲傷的原委,安慰了宮娥后,想了一個主意。

東方朔打扮成算命的,在街巷到處散發(fā)寫有“正月十五火焚身”的字幅,時間人心惶惶,都跟他乞要破解的辦法。東方朔說:“正月十三你們可到安城西北十里大道上,迎候一個騎粉色銀驢的紅衣姑娘,攔住她哭就可以得救啦?!?

正月十三那天,人們果真在城西北見到了那位紅衣姑娘,就苦苦哀求解救之法,紅衣姑娘送給眾人一張紅帖。姑娘走后,人們細閱紅帖,只見上書:“長安在劫,火焚帝闕,十六天火,焰紅宵夜?!比藗円娺@十六個字后,面面相覿議論紛紛不知如何是好。這事傳到了宮廷里,漢武帝得知后也大驚失色,忙問東方朔如何是好。東方朔神秘地說:“那紅衣女是火神君,趕快傳諭京都人家在正月十五的晚上都把燈點燃,越多越好,宮廷里也要把燈點得越多越亮才行。還有,讓家家戶戶的親人都聚在一起,用糯米團子做供品。那火神君看見滿城滿天下到處有明晃晃的火光,他嘴里又有糯米團子糊口,還放宮娥出宮和家人團聚,共吃糯米團子,寓團圓吉祥,準能消災(zāi)解難啦,保天下一年平安?!睗h武帝言聽計從。

正月十五這天夜里,宮廷內(nèi)和全城街巷彩燈齊燃,宮娥們也都能和家人團聚了。從此,每逢正月十五日,戶戶家人團聚家家燈火通明,同吃糯米團子,歡歡喜喜度宵夜。

元宵節(jié)傳說6祭祀“太一”說

“太一”又稱“泰一”、“泰乙”、“太乙”。太一是中國哲學名詞。“太”是至高至極,“一”是絕對唯一的意思?!肚f子·天下》稱老子之學“主之以太一”。“太一”是老子之“道”的別名?!妒酚洝ぬ旃贂肥觯骸爸袑m天極星中,其中最明亮的一顆乃是“泰一常居也”。泰一是傳說中的天神。陽神是天,陰神是地一,而泰一在陰陽之前,是陰陽所出,所以說最尊貴。《易傳》述:易有太極是生兩儀?!碧┮痪褪翘珮O,天一、地一是兩儀。至高無上謂之泰,絕對不二謂之一。泰一成了神靈的圣號,是主宰一切的神。如此,泰一就是上帝之名,上帝就是泰一之位,是一體的。

敬奉泰一,在戰(zhàn)國時已盛行,如宋玉《高唐賦》中述:西“進純犧,禱璇室,醮諸神,禮泰一”。隆重祀祭太一,始于漢武帝。漢武帝極為尊敬神仙,連年號都為“太初”,內(nèi)含太一之意。古代謂形成天地的元氣為太初?!读凶印ぬ烊稹肥觯骸疤跽邭庵家?。”《莊子·知北游》述:“外不觀乎宇宙,內(nèi)不知乎太初?!睗h武帝尊崇太一?!妒酚浄舛U書》述,漢武帝采納方士謬忌的奏請,在長安城東南建了一座太一祭壇。元狩三年(前120),又在長安城西北甘泉宮設(shè)立太一祠壇,壇分三層,上供太一,下供五帝。在祭祀時,漢武帝對五帝只是站立長揖而已,而對太一則虔誠跪拜?!妒酚洏窌肥?,漢家常以正月上辛祠太一甘泉,以昏時夜祀,至明而終。時常有流星經(jīng)于祠壇上空,使童男童女七十人俱歌。這是官方的祭祀慶典活動,慶典時通宵達旦地在燈火中祭祀,從此沿襲,形成了張燈結(jié)彩的習俗。然而,據(jù)專家考證,“辛”是天干辛日名上辛是正月的第一個辛日,初八。漢武帝祀太一也是沿襲先秦楚人的舊俗。《漢書》記述:“執(zhí)金吾掌禁夜行,唯正月十五敕許弛禁,謂之放夜。”可見此夜在漢代已有不禁夜行,讓民眾自由夜行過節(jié)之規(guī)定。所以有人認為元宵節(jié)源于漢代祭太一。

元宵節(jié)傳說7敬火“崇拜”說

有的專家經(jīng)過考證認為,燈節(jié)的源頭,還應(yīng)該往上追溯至遠古時代對火的崇拜。

人對燈的信仰意識,始源于遠古的火崇拜,至晚在商代,就有了“燔柴祭的神”的習俗。甲骨文中有“燎”字,《說文》釋為:“柴祭天也。”實際上所祭的對象很廣泛,有先公、先王、自然神、河川山岳等。到周代才專一為祭天?!对娊?jīng)》里多處提到,如《大雅·早麓》述:“瑟彼柞棫,民所燎矣?!弊⒘?,祭天也?!薄墩f文》所釋正是周代的情況。

元宵的燈火,雖主要作觀賞用,但民間又多用以驅(qū)疫祈豐收及求子嗣,隱約可見上古對火崇拜的影子。這種祭天的方法民間至今仍有遺存,如甘肅河西走廊一帶農(nóng)村的“燎天蓬”習俗。每年農(nóng)歷除夕之夜,各家各戶將生長于戈壁灘上的香蓬草,俗稱“香柴”,堆于院內(nèi)或大門外,順著牛棚里站立的耕牛扭頭所朝的方向焚香叩頭,并點燃香蓬草堆,全家人圍繞火堆左轉(zhuǎn)三圈,右轉(zhuǎn)三圈,然后把事先準備好的五谷雜糧撒到火堆里,聽著那噼噼啪啪的聲響,待到火勢變?nèi)鯐r,家里的老人小孩在火堆上跳來蹦去。據(jù)說這樣會燎去一年的晦氣?!舵?zhèn)番遺事歷鑒》述:“歲盡除夕夜,農(nóng)家積香蓬草于宅院,放火燎天,謂之燎天蓬。逢時家家火光自院內(nèi)沖出,自遠仰視,團團點點,猶天火燃燒,秋桐霜染,壯乎美哉。

又如在我國南方一些地方,元宵之夜人們手舉火把在田野上奔跑,用以表達祈求莊稼豐收的誠意。湖南寧鄉(xiāng)元宵節(jié)舉行焚田活動,稱為“燒元宵”。農(nóng)民高呼:“正月十五元宵節(jié),害蟲螞蟻高山歇”,“燒起蟲蟲,螞蟻天上去呀啊嗬!”深夜里,人們還要點燃蘸茶油的香插于屋間角落,以驅(qū)鼠害。這可能是原始時代的人們在夜晚祭神、求豐收、點起火把驅(qū)除邪氣的遺風。至今在少數(shù)民族中亦可找到這類習俗,如每年彝族火把節(jié),彝族人都要燃火把蹦跳于田野中,表示驅(qū)除蟲害,求得幸福、豐收,并在月下跪舞,與元宵習俗略同。

此外,還有曾經(jīng)流行全國大部分地區(qū)的燎歲,又稱“庭燎”的習俗。大年三十(即除夕),家家戶戶清掃庭院,于庭前燃蒼術(shù)、柏葉或竹竿,意為燒去年的穢氣,實有講究衛(wèi)生、消除疾病的作用。《詩經(jīng)》里已有《庭燎》篇,并有庭燎之光”的描述。古代的庭燎是用竹竿作火炬。竹竿燃燒竹節(jié)內(nèi)空氣受熱膨脹竹腔爆裂發(fā)出噼啪炸聲以此驅(qū)散鬼魔邪氣。后燃燒物有演變,如準河流域是“燔蒼術(shù)”,北京等地是“燒柏葉”,東北黑龍江等地則是“燒炭火”。

蒙古族民間曾流行火祭的風俗,也稱祭火、祭灶。這是一種古老的,帶有原始性的傳統(tǒng)祭祀儀式,是古代生產(chǎn)力低下而產(chǎn)生的。平時,蒙古包或房屋里的鍋灶、火盆和篝火等,均被視為火神而加以崇拜。每逢年節(jié)、遷居或婚禮時都要舉行。各地形式大同小異。一般是將肉、奶酒、奶油、奶食品等放入火中或供在灶火旁,同時進行禱告和祝贊,誦唱祭火祝詞或請喇嘛誦經(jīng)。農(nóng)歷臘月二十三,俗稱“小年”,是送迎火神的“年火”日。傍晚,全家圍坐在灶火或火堆旁,由長者將以五色絲線和棉花裝飾的羊脯子放進火里,再行拜火儀式。晚飯多是用米和奶油做的“阿瑪斯”。新疆地區(qū)的蒙古族則是把羊肉放入火中后,再投入羊胸骨、下頜骨、下腿骨各一塊。忌用腳蹬踏鍋灶或在火上烤腳。

昔時四川川西一帶流行點玉皇燈。每到農(nóng)歷正月初八、初九,當?shù)孛耖g于街頭、交叉路口豎立高7米多的燈竿,燈竿上橫懸三十三盞燈稱之“玉皇燈”。當?shù)谝煌睃c燈之后,人們連日以香蠟、酒肉供奉守燈的“鬼王”。民謠日“燈竿不倒,鬼王不走”。相傳鬼王執(zhí)行玉皇的圣旨,專管眾鬼。民間以為,點玉皇燈祀鬼王,使其管住眾鬼,不使作祟,可避難產(chǎn)、投水等事件發(fā)生,以保一方平安。還有流行于四川東、西部一帶農(nóng)村,每逢農(nóng)歷正月初八、初九,農(nóng)民把自己制作的燈點于田間,謂之“點五谷燈”,認為可以驅(qū)除不祥,使農(nóng)作物免遭蟲害,獲得好收成。

1989年的農(nóng)歷正月十五深夜,民俗學者孫秉山在晉北黃河東岸的保德縣縣城采風,在欣賞四鄉(xiāng)鄰里村鎮(zhèn)百姓們創(chuàng)作的彩燈之余,看見當夜“家家戶戶都在自家大門前,點燃一堆用上等的煤塊特意堆成的火?!泵弧巴稹?,以寓意日子越過越興旺,越過越紅火。在“十五”觀燈、跑旱船、鬧社火時,主要街道場所為了安全,“旺火”堆相應(yīng)減少,并在旺火的四周圍坐著一圈老年人。一邊飲酒談天,一邊照看“旺火”。此習俗,無疑為元宵的原型,是由遠古時代直傳下來,與彝族火把節(jié)同源。當然,這種保留著遠古燎祭、原始樸野風格的活動,如今在全國各地已很少見了。

燎祭發(fā)展到后來,分為兩路,一路演變?yōu)榇汗?jié)、元宵節(jié)即燈節(jié)的“旺火”。另一路則演變?yōu)椤盎鸢选?,以至“燈燭”,在周代稱為“燎炬”,《詩經(jīng)》里不少地方提到?;鸢阎两裼行﹫龊线€在用。

火崇拜,從燔柴到火把,到旺火與燈燭,直至各種制作精巧的彩燈,由自然發(fā)展為一種工藝,信仰也便逐漸滑向娛樂。工藝與信仰成反比,古今中外,從來都是這樣。可以推想,元宵的雛形實是遠古先民持火把祭神求豐收,漢代燃火祭太一是其遺風,后來演變?yōu)椴薀艄?jié)。當然同時也融合了道教、佛教的思想與習俗,并不斷加入各種民間習俗、活動。

元宵節(jié)傳說8“占星、祈子”說

燈節(jié)期間有觀星卜年的占事,亦有觀燈占歲的農(nóng)俗。觀燈是觀星象的衍化。由于占法是以“日晴主物育”,故以燈代星,即使是在陰霾的夜晚,也能以成百上千盞燈火,模擬出一個象征性的燦爛星空以討得人生長壽、農(nóng)蠶豐收的吉兆。

古人認為星宿主命。民間俗語有“燈火延續(xù)”之說即人的生命源于星宿。

《春秋佐助期》述:“蕭何稟昴星而生?!闭y(tǒng)的史書中也有不少這類記載?!端问贰ち袀鳌肥觯骸包S亢字清臣,建州蒲城人也。母夢星隕于懷,掬而吞之,遂有娠?!薄对贰ち袀鳌肥觯骸靶≡剖Q隆噶弦箟羯袢耸芤源笮?,使吞之,已而有妊?!薄洞呵镂囊x》述:“中宮大帝,其精北極星,含元出氣,流精生物也?!薄傲骶奔粗感切橇髀淙碎g,生殖萬物。在神話傳說中孕育往往跟流星下凡有關(guān)。

《御覽》卷六引《列星圖》述:“流星貫昴修紀感而生禹?!薄逗訄D》述“大星如虹,下流華渚,女節(jié)意感,生白帝也?!薄队[》卷五引《續(xù)晉陽秋》述:“桓玄庶母馬氏本袁真之妓也與同列薛氏、郭氏夏夜同出月下,有銅甕水在其側(cè),見一流星墮甕中,驚喜,共視,見星如二寸火珠,于水底間然明凈。乃相謂曰:‘此吉祥也,誰相應(yīng)之?’于是薛、郭更以瓢接取,并不得。馬氏最后取,星正入瓢中,便飲之。既而如有感焉,俄而懷玄?!睂⑷烁辛餍嵌鴳言械纳裨拏髡f跟漢家祀太一時“常有流星經(jīng)于祠壇上”的記述聯(lián)系起來,可以中看到古人以星宿主宰人間生殖,禮拜星宿繁育祈子的習俗。人們?yōu)榱诉_到圓滿的夙愿,由“星”而聯(lián)想到“燈”,繁星點點與彩燈盞盞,這“燈”與“丁又雙聲,彩燈紅火即可喻為人丁興旺,燈火延續(xù),正是人丁旺育,這元宵節(jié)時家家燈火處處明亮,恰如星星下凡,在燈節(jié)時逛燈,從燈下鉆來鉆去,恰好符合祈子求孕的心愿。胡樸安撰于1923年的《中華全國風俗志》下篇卷三《江蘇·南京采風記》述:“(正月)初八日為燈節(jié),有閨女出閣者,送各式燈至婿家,最要者為明角麒麟送子燈?!边@種美好的意念與燈節(jié)即“丁節(jié)”又恰好合盼人丁興旺,祈育繁殖,子孫萬代,燈火相傳的祥瑞,很顯然,燈節(jié)應(yīng)運而日益擴展就不是偶然的了。祈星育子活動在全國許多民族中都有流傳。例如朝鮮族民間流傳著《龍風匹配》的故事,說婚后不育的婦女,只需要在特定的日子里跪拜七星神,就可受孕生子。錫伯族認為,人之所以成為人是星星投胎的結(jié)果,因此他們每年陰歷十月二十三日都要在廟里舉行“搶干燭”的儀式,讓希望生育的人向星星求子。

星宿主命,人們以燈代星,祭星活動在元宵節(jié)期間也很流行。在古典小說國演義》第一百零四回中述,諸葛亮仰觀星象,自知命在旦夕,便于帳中點燈,向北斗祈禳。他說:“若七日內(nèi)主燈不滅,吾壽可增一紀;如燈滅,吾必死矣。”不料魏延闖入,將主燈撲滅,孔明便儼然歸天?!八抉R懿夜觀天文見一大星,赤色,光芒有角,自東方流于西南方墜于蜀營內(nèi)”,便知“孔明死矣”?!端疂G傳》中的一百單八將也都上應(yīng)列宿,是天星下凡。清富察敦崇《燕京歲時記》述:“(正月)初八日,黃昏之后,以紙蘸油,燃燈一百零八盞,焚香而祀之,謂之順星。”清潘榮陛《帝京歲時紀勝》述:“(正月)初八日傳為諸星下界,燃燈為祭。燈數(shù)以百有八盞為率,有四十九盞者,有按玉匣記本命星燈之數(shù)著。于更初設(shè)香楮,陳湯,點燃而祭之?!?

從以上的種種記述中,可以看出古人以燈的明滅聯(lián)系著生命的存亡,展現(xiàn)出燈為生命主宰的思想觀念。這種思想觀念作為民俗傳統(tǒng),時至今日仍然不時有所閃現(xiàn),比如頌揚一位新人,比喻為“冉冉升起的新星”,人才相聚喻為是“群星燦爛”,頌揚某些人物稱之為“明星”,等等。這很可能是由傳統(tǒng)觀念中的星宿主命沿襲而來。

正是由于昔時的傳統(tǒng)觀念認為星宿主宰著人間的生殖,主宰著人的壽命,主宰著五谷、桑蠶的收成,主宰著一切。原始的祭星行為,有時會遇到霧遮月、云擋星,濃霧陰云致使祭星受到影響,所以人們將“星”與“燈”聯(lián)系在一起,正月十五,正值孟春之季,農(nóng)歷新年已經(jīng)度過,一年明月打頭圓,是大地回春的第一個月圓之夜,按照“老皇歷”,元宵節(jié)過后,才算是真正過完了年。一元伊始,又該聚精會神全力以赴地準備新的一年的勞作了,而元宵節(jié)把新年的歡慶活動推向了高潮,這正是人們面對天空皎月和繁星,祈盼和平年豐的一年圓圓滿滿、幸福平安的時節(jié),村村鎮(zhèn)鎮(zhèn),家家戶戶點起明燈,是心靈的屐現(xiàn),是吉祥的企盼,這燈的聚會、燈的節(jié)日,明明光光地表達了人們的祝愿?!霸笔情_始,第一;“宵”是夜的意思。每年正月十五,人們以燈祭星,久之,不言而喻,這元宵燈之節(jié)日,怎么能不會越來越紅火呢。



原文網(wǎng)址,轉(zhuǎn)載請注明出處:http://m.a7258.cn/smcd/819.html
文章關(guān)鍵詞:元宵節(jié)
上一篇:歷史上制作彩燈、花燈的藝人
下一篇:元宵彩燈、元宵花燈燈節(jié)的緣起
尚美彩燈精彩案例:

請點擊查看更多彩燈、燈會的精彩視頻
相關(guān)內(nèi)容:
訂購花燈
Home page
To top
Go back